武平同城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tag 标签: 小说

相关帖子

版块 作者 回复/查看 最后发表

没有相关内容

相关日志

分享 2017年度最佳微小说《最大的炫耀》
wplife 2017-3-2 18:32
一老头骑三轮蹭了路边停的一辆路虎, 正愁眉苦脸时,这时走过来一个路人, 路人问:赔得起么? 老头:赔不起! 路人说:赔不起还不跑,等人家来找你啊! 老头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一步三回头的走了! 这时这名路人拿出钥匙开着路虎走了! 人一生当中,最大的炫耀,不是你的财富,也不是你的精明,更不是你的手段; 而是一种简单的理解和体谅! 没有一颗善良的心!拜再多的佛也没有用……
个人分类: 我的空间|663 次阅读|0 个评论
分享 承认你的父母其实没有那么爱你,因人而异
深度堕落 2015-9-21 13:41
这是一个非常有攻击性的标题,之所以推荐给大家,不是想去证明这个观点正确与否,而是想探讨:如果父母不爱子女,子女应该怎么办?希望有深受这一事实困扰的孩子,能籍此文走出心灵的困扰。 文/林希曦 |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壹心理 ID:onexinli 爱是无法人为硬性规定的 妞问上有个姑娘,讲述了她妈妈对她的种种残酷以至于她终于还手打了她妈妈。 诸多回复里,有直接批评的,有表示理解体谅劝慰的——这部分人里,有一部分人,是感同身受。 也许在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,真的会很难想象那些不爱孩子的父母,那些没有被父母爱过的孩子。所以才会那样直接地批评、质疑,觉得身为子女,居然对父母动手,简直是罪不可赦。 有一句很老套的话: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 我曾经写过一个小说,里面讲到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问题。那个小说上晋江官推的那阵子,有不少读者来找我,说对小说的那个部分很有共鸣,向我讲述她们和父母之间的种种问题,她们从小到大的那些痛苦感受,成年后的矛盾挣扎。 相当多的例子。那些痛苦、压抑、矛盾、积郁,深深地影响了她们成年后的心理、心态、人格,影响了她们的人生轨迹。 那时候我自己也很受困于和父母的关系。对此我能理解,能体谅,能感同身受,但是,我也困惑无措。 这几年,我终于发现,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:我们把“关系”“血缘”错当成了爱。 父母和子女,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;子女和亲生父母之间,存在着血缘关系。但是,这都仅仅是一种关系,并不是爱。 关系,是社会性的,是人为认定的。而爱,是人的心底里自发产生的。这两者,完全属于两个范畴。 父母生下子女,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自动生成,国家法律规定,在子女成年之前,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。换言之,身为父母,不抚养子女,是犯法的。 关系和义务,是可以人为规定的,但是,爱是无法人为硬性规定的。 中国传统的宣传教育里,父母是一定爱子女的,所以,子女也要爱父母孝敬父母。从来没有人说,如果父母不爱子女,子女应该怎么办? 没人这么教过我们,因为约定俗成的观念,就是父母必定爱子女,父母爱子女是天性。父母即便对子女造成了伤害,那也是方式上的问题——父母不懂得正确的合理的爱子女的方式,表达上有不当之处,造成伤害也是无心之失。所以我们要原谅父母,我们要体谅父母,我们要对父母宽容,我们要有仁爱之心——因为父母本心是爱我们的。 几乎没有人肯承认,其实有些父母,根本就不爱子女。 不是不懂得爱,不是方式有问题,其实根本就是不爱。 因为不肯承认这一点,有太多的子女被这种矛盾挣扎弄得几乎要精神分裂:我的父母应该是爱我的,我的父母一定是爱我的,但是,为什么他们的态度,言行,根本没法让我感受到爱? 不但不爱,还无限地向子女索取。索取精神,索取物质——不爱子女的父母,往往对子女的索取更为强烈。 我们在恋爱的时候,选择配偶的时候,大家都有一个认知,就是爱这件事,不是靠说的,而是要看表现的。对方口口声声说爱你,但是根本没有做出爱你的行为,无法让你感受到被爱,我们还会相信他(她)的爱么? 如果我们一定要逼自己相信,并且做出各种回馈——我们逼自己相信他(她)的爱,然后我们也努力去爱他(她)。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这不是一段正常的关系,这种关系,必定会造成精神上的扭曲。 其实子女和父母,也是一样的情况。 不是父母对你说他们爱你就真的是爱你。不是书上告诉你父母全都爱子女就真的全都爱子女。 爱,还是不爱,看行动,看表现。 有没有被爱,人的心里其实再清楚没有。 因为心里真正的感受和外界强加的认知有矛盾,所以才会纠结,才会痛苦,才会困惑。 痛苦,是因为求而不得。痛苦,是因为没有得,反而要付。 祈求父母的爱而不得。没有得到爱,却被要求必须回报父母爱。 身为父母的,生下孩子,真正基于“爱”这个出发点的,有,处于其他出发点的,也有。有些人是为了养儿防老,有些人是想要个精神寄托,更多的人,糊里糊涂,什么都没想明白,只以为生孩子是人生责任——出于责任,得生一个。 人家都生,我也得生一个。 社会各种压力都要我生,于是我生一个。 不小心怀上了不想打掉,于是生下来。 我不想评论这些生子理由的对错。生育,是成年人的权利,也是成年人自己做出的选择。不管出于什么理由,你都可以生,但是,生下来,就有了义务。 我不认为生育是一种恩情。是的,母亲把子女生下来了,生产过程很痛苦,十月怀胎很辛苦。但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。她可以选择生,也可以选择不生。没有借口,没有苦衷,没有所谓的不得不生。 子女是没有选择的。子女无法选择出生,或是不出生。 有的生育,不过是父母私欲的副产品。为了老来有保障生孩子。为了要儿子生下N个不想要的女儿。为了应付社会压力生孩子。 不,我不认为这是恩情。更不认为这是身为子女必须爱父母的理由。爱是相互的。 你爱我,我也爱你。你不爱我,我为什么非得爱你? 是,我承认,父母有父母的苦衷,有父母的各种原因。所有的父母也都是别人的子女。没有被爱过的人,自身都缺爱的人,哪里还会有爱来给人? 身为父母,不爱子女,其实很正常。 因为他本身就没有爱。他没有,拿什么给? 但是问题往往在于,父母没有给子女爱,却认为自己已经给了——作为父母,也全盘接受了那种“父母必定爱子女”的观念。并且,要求子女回馈。 这对子女来说真是一个悲剧。 这就好像,有人对你说,我很爱你,我对你可好了,我给了你一千万呢,你现在也应该回报我,至少回报我五百万——可事实上,你连一毛钱都没见着。 这种情况下,谁会心甘情愿真的去回馈五百万? 也许有人会说,父母至少把你养大,养育之恩。 养育不是恩,是义务。 生了孩子,就得养。在他成年之前,不但要养育,还不能虐待——无论是精神上的,还是肉体上的。 这一点,美国的法律就比中国要健全得多。虐待子女的,即便你是亲生父母,也马上失去监护权。 而中国,持着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借口,随意打骂,甚至虐待。 打了骂了,孩子还得感恩,还得体谅、原谅、长大后还得回馈回报。 没有比这更不讲理的事了。 妞问的这个姑娘,忍无可忍动手打了她妈妈。是的,以暴制暴绝不是好的方式。但是,绝对的情有可原。 如果有人侮辱你,打你,伤害你,你会不会也回击他,打他,让他以后不再敢对你动手? 妞问的这个姑娘,她妈妈并不爱她。我赞同马格尼菲可的回复: “她只是特别特别恨自己,特别特别对自己失望,但她又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,所以把所有的怨毒和失望都撒到你身上了。” 这样的父母,为数并不少。自身的不甘不愿、面对命运的无力、心中所有的怨愤失望,全都倾泻在子女身上。 可是,父母自身的悲哀,没有理由要子女来承担。 再多的苦难,再多的委屈,再多的不甘不愿,始作俑者不是子女。不是子女造就了父母的苦难。而是父母自身。 如果说,养育子女令父母的艰难加剧,那也绝不是子女的责任——身为父母,在生下孩子的同时,就必须要承担起养育子女的义务。 你可以不生,你可以选择。但是你不能生了之后,就把所有的责任、所有的恨意、所有的负面情绪,都推到子女身上,让子女去承载。 有时,身为子女,其实很无力。 在幼年在童年,孩子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。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——无论是精神上的,还是肉体上的,孩子只能承受,无力反抗。 大部分的子女,都得不到父母的尊重。父母可以随意体罚或者是精神惩罚。打、骂、勒令当晚不许吃饭、关进小屋子里反省——对孩子各种恐吓。 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,成年后也往往也不懂得什么是尊重。不懂得尊重是人与人之间,所有关系的基石。 到少年青年时期,子女一样无力反抗——因为经济无法独立。 只有等到经济独立的那一天,搬走离开,才能逃开这一切。 而荒谬的是,在子女经济独立之后,父母开始要求回馈,还觉得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。 最后再贴一段马格尼菲可的回复: “你没有任何过错,但建议也别再说服自己说她多么多么爱你,不然她对你这种爱恨交织的行为模式会让你精神分裂的。你已经是成年人了,她爱不爱你不再重要,你爱你自己就行了,对父母的情感,就顺其自然吧,也不用想着要改变他们,变不了的。” 承认父母不爱你,承认你其实也并不爱他们——正视真相,正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。父母带给你的那些伤害,你心底里真正能原谅了,就原谅,不能,可以不原谅,可以不体谅。 真正的宽容,不是被硬性要求的。真正的宽容,是心底有了足够的爱之后,才会慢慢产生。 当你不能够宽容的时候,不必强求自己宽容。 当父母带给你的都只是痛苦的时候,选择远离,选择冷淡,选择拒绝所有要求——都是合理选择。 种什么因,结什么果。身为父母,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 没有给予爱,就无权要求爱。 身为父母,不是特权。 版权说明:本文作者 林希曦 ,公司普通职员,喜欢写自己喜欢的文字,已出版作品《婚姻真相》、《浮生》等
个人分类: 心灵感受|948 次阅读|0 个评论
分享 别再被骗! 30个最容易信以为真的谣言
wplife 2015-9-21 13:39
手机和WiFi辐射致癌,千滚水不能喝,月经期间不能洗头,核桃补脑,啤酒与海鲜同食后会痛风,秋裤是苏联为削弱中国人生存能力而推广的……都耳熟能详吧?但这些其实都!是!谣!言!一起来看真相,一起来辟谣! ​
个人分类: 心理感受|613 次阅读|0 个评论

QQ ↓ 下载掌上武平 |手机版|小黑屋|武平部落 ( 网警备案:35080002000048 )

GMT+8, 2024-7-1 06:06 , Processed in 0.05273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4.0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
© 武平同城网 版权所有 |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|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
闽ICP备14019374号-1